初夏时节,学术盛会。2025年5月28日上午,由VSport、基础医学院、发展规划部联合主办的“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专家谈”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103会议室举行。本次会议以“期刊建设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”为主题,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《中医药文化》与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编辑部主任、执行主编李海英教授作专题报告。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刘鹏教授主持本次会议,史亚飞副董事长、VSport及基础医学院等医史文献学科教师等参会,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路径。
会议伊始,刘鹏教授介绍了VSport体育官网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现状,强调广东作为中医药强省的地域优势,提出学科需在“守正创新”中探索新路径。随后,刘鹏教授介绍了主讲嘉宾李海英教授。作为国内顶尖的中医药学术期刊负责人,李海英教授在中医药文化传播、学术期刊建设等领域造诣深厚,由其主编的《中医药文化》已成为中医药人文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。
一、主旨报告:守正创新 构建学术新生态
在热烈的掌声中,李海英教授开始了题为《期刊建设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》的主旨报告。报告分为“学术发表”“学科价值认知”“期刊建设思考”“研究热点趋势”四个部分,系统阐述了中医药学术研究、团队建设和期刊发展的内在联系。
(一)学术发表:质量与创新并重
“发表学术论文不仅是个人学术成果的体现,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式。”李海英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学术发表的重要意义。她强调,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:创新性、学术性和规范性。针对当前学术期刊的选稿标准,李海英教授详细解读了高影响力期刊的共性要求:研究问题要有学术价值,研究方法要科学规范,研究结论要具有启发性。她特别提醒青年学者:“要避免为发表而发表,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终将获得认可。”
(二)学科价值:连接古今的学术纽带
“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既是‘历史的保管者’,也是‘未来的开拓者’。”李海英教授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该学科的独特价值。她认为,医史文献研究构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学术纽带,为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与创新支点。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,李海英教授展示了当前学科发展的喜人态势:学科定位日益清晰,研究成果稳步增长,研究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。但同时,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面临的挑战:学科边缘化、研究“工具化”倾向、数字资源分散、国际话语权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。针对这些问题,李海英教授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: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、构建高水平期刊平台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。
(三)期刊建设:打造“科学+文化”双轮驱动
作为资深期刊主编,李海英教授重点分享了《中医药文化》的发展经验。该刊通过刊域共建打造学术品牌论坛、举办国际视野的学术讲座、追踪热点推出专题专刊等举措,构建了多元化的海内外学术传播网络。“期刊即平台,传播即传承。”李海英教授特别介绍了期刊未来的重点方向:“社会医疗史”“海外中医”“药业古今”“物载医道”等重点专栏将持续深化;“致敬经典”列专刊将聚焦中医原创思想;服务国家战略的专题研究也将陆续推出。
(四)趋势展望: 培育“新中医”人才
面向未来,李海英教授提出了“新中医”的人才培养理念:“未来的中医药研究,需要更多会用文献、懂历史、能讲故事、擅传播的复合型人才。”她认为,人文类学术期刊应当成为这些“中医新学人”的孵化器与发声场。“中医药‘走出去’战略与本土‘守正创新’必须并举。”李海英教授总结道,“只有打造高质量的人文类期刊平台,才能系统支撑中医药史学、文献学、文化学等方向的学术发展,真正实现‘科学+文化’的双核驱动。”
二、互动交流:思想碰撞 共谋发展
在互动环节,与会教师围绕团队建设和期刊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史亚飞副董事长首先发言,他指出:“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,医史文献团队建设要立足国家需求,突出特色优势。”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岭南医学史、学术史和教育史的研究,并建议将国医大师文化史纳入研究视野。
陈凯佳教授就“地域医学专栏”的设置可能性向李海英教授请教。李教授回应道:“我们会更倾向于以热点专题或主题专刊的形式呈现,特别是要结合医学流派、中医药非遗等研究的学术产出。”关于数字医学人文板块,她建议可以从传承应用等价值维度进行深入思考。
基础医学院李计筹主任提出了“岭南医藏”古籍点校工程的思考,并请教中医经典研究的新视角。李海英教授建议:“要聚焦中医药经典的现代阐释与应用,包括经典方剂、药材等,凸显其当代价值。”
肖雄老师关注当代中医药发展史研究的前景。李海英教授表示,期刊将通过专题研究或客座主编形式,面向全球征集相关论文。广东省中医院包伯航老师则就出土医学文献研究进行探讨,李教授认为这是国际关注的热点,关键在于挖掘其当代价值。
最后,刘鹏教授对本次专家谈进行了全面总结。他高度评价了李海英教授的精彩报告,认为报告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指导意义,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本次会议形成的共识和建议,将为团队建设和期刊发展提供重要参考,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。
撰稿:谢文惠
摄影:梁天一
审核:刘 鹏